k8凯发官网作者:张万军,江苏连云港东海县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现任教内蒙古科技大学法学系,法学教授,内蒙古钢苑律师事务所律师。
刑事辩护的核心在于准确界定罪与非罪的边界,而法秩序统一性原理为律师提供了重要的辩护工具。张万军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内蒙古科技大学法学系教授,内蒙古钢苑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包头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为专注刑事辩护二十余年的法学教授与实务专家张万军教授结合二十余年刑事辩护经验,张教授强调,刑法与其他部门法共同构成统一的法律体系,但刑法的违法性判断具有独立性,不能简单以行政违法或民事违法作为刑事入罪的依据。律师需通过法秩序统一性原理,结合案件事实与法益保护原则,为被告人构建无罪的实质化辩护。
法秩序统一性要求刑法与民法、行政法等前置法在价值判断上保持一致,即民事或行政合法的行为,刑法不得认定为犯罪。但刑法的独立性同样重要:刑事违法性需独立判断,其核心在于行为是否侵害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例如,行政法上的“假种子”若未实质危害消费者权益,仅违反标签规范,则不属于刑法中的“伪劣产品”。
这一原理在实务中的运用需注意两点:其一,前置法的“提示性作用”:违反前置法可能提示刑事违法风险,但需进一步考察行为是否具备刑事违法性。例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若未造成国家税收损失,即使形式上违反行政法,也不构成犯罪;其二,法益保护的实质判断:刑法关注的是法益侵害的严重性。如交通肇事罪中,行政责任认定书不能直接作为刑事归责依据,需独立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法益侵害程度。
在H某销售辣椒种子案中,控方以种子包装无标签为由指控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律师从法秩序统一性出发,提出以下辩护:其一,行政违法≠刑事违法:种子无标签属于《种子法》的行政违法范畴,但涉案种子经检测质量合格,未危害消费者人身或财产权益,不满足“伪劣产品”的实质标准。其二,法益保护的缺失。本罪保护的是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双重法益,而本案仅涉及标签瑕疵,未实质侵害法益。行政机关的认定不能替代刑事司法独立判断。
此案体现了张教授通过否定前置法违法性对刑事定性的决定性作用,结合法益侵害的实质分析,成功实现无罪辩护。
K某拆除废弃煤场案中,控方以毁坏他人财物立案。律师的辩护逻辑为:其一,物权归属的民事判断。涉案地上物长期无人认领,已被政府公告收回土地,属无主废弃物。民事权属不明时,不能直接推定存在刑法保护的“公私财物”。其二,法益侵害的否定。K某作为土地使用权人清理废弃物,未侵害他人财产权,反而排除了妨害土地使用权的障碍。其三,前置法合法性的支撑。政府“净地”公告从行政法层面确认了K某行为的合法性,刑法不得与之冲突。
此案通过民事权属与行政合法性的双重论证,否定了刑事违法的前提,彰显了法秩序统一性在出罪中的关键作用。
1.突破形式入罪逻辑。避免机械套用行政认定或民事纠纷结论,需独立分析行为是否具备刑事违法性。在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中,应当严格遵循法秩序统一性原理,但需警惕对前置法结论的机械套用。若仅因行为违反前置法规范便径行推定刑事违法性,实则混淆了部门法的规范层级与功能差异,易陷入“行政违法即刑事不法”的形式入罪逻辑。例如,对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认定,如无法满足“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法益侵害要求。此种情形下,即便行为符合《禁止传销条例》的行政违法要件,亦因未实质动摇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秩序而应排除刑事归责。
2.强化法益侵害论证。重点论证行为未侵害或仅轻微侵害刑法保护的法益。如紧急避险案件中,为救治亲属而危险驾驶,若利益衡量显示保护法益优于抽象危险,可阻却违法性。
3.程序正义与证据审查。对行政机关的鉴定或责任认定书进行司法审查,避免行政权僭越司法权。例如,种子质量检测需结合保存条件、鉴定方法等客观证据,而非直接采纳行政复函。
法秩序统一性原理为刑事辩护提供了方法论指引,律师需以前置法为起点,以法益保护为终点,通过实质判断剥离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混淆,捍卫刑法的谦抑性与独立性。在个案中,唯有深入剖析行为本质、权属关系及法益侵害程度,才能打破“以行代刑”的机械司法倾向,真正实现“形式入罪、实质出罪”的辩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