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江市京口区纪委监委创新打造“以查促学、以改促学、以带促学”三维联动机制,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强实训,推动案件查办质效和干部队伍能力双提升。“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审理,我越来越深地感受到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坚持独立审理,排除先入为主的心态,精准认定违纪违法事实。”京口区纪委监委一名新入职的纪检监察干部讲述了半年来从事案件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
以查促学,构建案件质量共同体。建立“查评改”一体化机制,将案件质量评查转化为全员学习契机。组建由7个街道(园区)、6个纪检监察室、5个派驻机构骨干组成的“全员评查组”,采取交叉互查方式对2024年办结案件开展案件质量评查,累计发现主体认定、证据收集、文书规范等问题1100余项。向承办部门发送《审理整改清单》,同步要求7个工作日内反馈《举一反三清单》,将每个问题转化为知识点,k8凯发官网形成“问题—整改—学习”闭环。设置“审理小白板”公示栏,小范围将日常评查、形式审查发现的问题“上墙”晾晒,倒逼承办人从被动学、灌输学,转为我要学、想多学。
以改促学,树立案件规范化标准。聚焦规范化痛点难点,构建“剖析问题—完善标准—巩固成效”良性循环。对近3年省市纪委监委评查反馈问题及自查发现的短板开展数据分析,提炼出平台填写不规范、证据形式不完善、时间逻辑混乱3类根源性问题,针对性修订完善《京口区纪委监委案件移送审理标准》,有效避免不规范问题,移送审理规范性大幅提高。开设审理“错题诊疗室”,组织业务骨干对案件开展回头看,进行案例复盘,为19名承办人员提供“一对一”错题辅导,推动同类问题重复发生率下降40%。坚持以标准促规范,结合工作实践,不断改进完善审理文书模板,优化“乡案县审”程序流程,更新街道(园区)案件文书模板,为街道(园区)纪工委开展证据收集、办案程序、定性量纪、文书制作等提供指引。
以带促学,破解本领恐慌难题。打造“传帮带”成长生态圈,构建立体化能力提升矩阵。针对2个街道因新入职干部经验不足导致案件质量滞后的问题,实施“街道结对帮扶”机制,由业务能力较强街道选派骨干“一对一”指导,通过“带着查、查中学”提升办案能力,相关街道案件形式审核问题数明显下降。创设“审理半月谈”,每月组织2次典型案情分析会,借助内网平台学习各省市优秀案例,开展“解剖麻雀式”研讨,提炼实务要点。
“我们将坚持实战是最好的练兵手段,把‘干中学、学中干’融于日常,充分发挥案件审理部门‘关口’‘出口’‘窗口’作用,守牢案件质量‘生命线’。”京口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李丽娟 孙可)